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较为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初步具备临床医学专业工作能力,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医药院校、医学科研部门等单位中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医学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医学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
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与病理学、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急诊医学、循证医学等。
就业去向
医疗卫生单位、医药院校、科研院所、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医药相关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中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江苏省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截止2014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拥有仙林和汉中门两个校区,设有9所直属学院,有各类在校生20000余名,24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管、理、工、经、文等6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博士点和44个硕士点。
南京中医药大学不仅主持编写了第一套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和教学大纲,也为新中国现代高等中医教育输送了第一批师资,培养并诞生了承淡安、叶橘泉等新中国中医药界最早的学部委员(院士),从这里走出了9位“国医大师”(占全国的三分之一)、5位中医药界院士(占全国的二分之一),被誉为“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南京中医药大学历史沿革
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历经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江苏省中医学校、南京中医学院、江苏新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恢复建制)等历史时期,是中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1995年更名为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开辟仙林校区,2010年列为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2011年成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
截止2014年6月,学校建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学科、1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8个江苏省重点学科。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3个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2个)和44个硕士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9个),博士点覆盖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所有二级学科,具有博士生导师自审权和主干学科专业的教授评审权。学校还是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具有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授予权。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建设
截止2014年6月,学校拥有15个本科专业,30余个专业方向,涵盖医、管、理、工、经、文等多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建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5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学校建成22所附属医院、5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各类教学及毕业实习基地逾百所。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国家基础学科理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试办)、首批获准接受和培养留学生及台湾地区学生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全国中医师资进修教育基地。
南京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
截止2014年6月,学校有 7人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3人被列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45人先后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数十人被评为“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近百人先后进入江苏省“333工程”和“青蓝工程”等人才培养梯队。
以上“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专业介绍”由邦博尔卫校整理,仅供参考。
展开全文 ∨